安顺市西秀区钰霖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,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、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、贵州省林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、安顺市扶贫龙头企业、安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新型农业示范点等。目前拥有社员202人,正式员工82人,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,本科学历10人,大学专科5人,高级职称3人,中级职称7人。合作社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(种植品种以黄柏为主,林下间作牡丹、芍药、头花蓼、重楼、黄精、丹参、杭白菊、金银花、苦参、防风、桔梗等20余种)和销售、初加工、苗圃繁育、林下种养殖、休闲旅游等业务。目前,钰霖合作社与西秀区、紫云县、镇宁县等多个县区十余个乡镇进行中药材种植合作,带动6000多户农户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。
合作社2008年与西秀区国营老落坡林场签订了为期50年的林地承包合同,种植面积3000多亩,也就是现在的西秀区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,并以此为核心基地成立了现在的钰霖合作社。在全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,去年又和西秀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万亩荒山承包合同,全部发展黄柏林下经济,种植面积10000余亩,也就是现在的西秀区万亩黄柏中药材林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。
合作社以“强化技术支撑,做好示范建设”为抓手,每年投入到种植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达200多万元,主要用来引进种植技术,并进行种植试验、培训农户、专家咨询、专利申报等。我们与贵阳中医学院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长期的校企战略合作协议,得到了稳定的技术支持。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基地建设中,有效地提高了药材的质量和产量,也为我们建立标准化的示范基地提供了保障。我们已经具备了提炼黄柏精油的技术储备,下一步就是实现量产,并推向市场。我社的苗圃基地向普定县、紫云县、同仁印江县、沿河县、长顺县、兴义地区、黔东南等多个地区出售种苗,帮助西秀区、印江县、紫云县成立多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协会,推广我们的经验和模式。
同时,合作社还注重做好利益联结,带动贫困农户,回报社会。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,我们十分重视社群关系。以“做给农户看,带着农户干、帮助农户赚”为经营理念,和农户形成多种利益联结方式,让利于民。主要做法是:一是与农民签订协议,以保护价收购他们的药材,免费为合作农户发放中药材种苗。合作社带动东屯、轿子山、黄蜡、蔡官、宁谷、杨武、鸡场、新场、七眼桥、旧州、大西桥、刘官等10多个乡镇6000多户发展中药材种植。今年又与东屯乡、轿子山镇等签订了1万亩丹参种植和收购协议。为了保证农户能得到收益,我们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,保证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。二是土地流转,农户将土地流转到我社,每亩土地每年收取700元租金,并常年在我社做工,每年吸纳800多位当地农民到我们基地灵活就业,每人年均务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。三是股份合作,农户拿土地入股合作社,成为合作社的社员,合作社实行按土地保底和按效益分红以及劳务收入的方式,每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。四是通过项目扶持,合作社争取的扶贫开发项目全部用来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,种植利润属于农户。五是不断发展会员,会员数量由成立时的103名发展到目前的202人,其中99%的社员是农民,26%的社员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户,每年参与利润分红。合作社通过项目扶持结合上述几种方式,累计带动1800多户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脱贫。
合作社在巩固经营的基础上,也在积极打造品牌文化、扩大企业经营、推广大健康“药旅”结合新模式。主要是继续巩固林下经济基础,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,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,打造全国最大的黄柏GAP认证基地,并申请了“黔黄柏”和“黄柏之乡”学名和地标。二是延长生产链,提高种植收益,发展黄柏制造业,打造黄柏家具厂和黄柏果实精油提炼工厂,实现黄柏家具和黄柏精油量产,建设中药材粗加工厂房、仓库等基础设施,让黄柏产业成为安顺乃至贵州省的又一张名片。当前大健康、大旅游、大生态等产业欣欣向荣,我们争分夺秒地推进产业升级,依据园区山水风貌,打造了一个中药材生态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度假胜地,命名为安顺药王谷。以中药材的种植和研究为基本立足点,以老落坡林场黄柏种植基地为平台,大力引进中药材新品种,努力打造一个融合林下中药材花卉观光、中药材康复疗养、中药材药膳山庄、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及培训等于一体的中药材观光休闲胜地。积极跟上全市大健康大旅游产业推进步伐,把安顺药王谷打造成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。
在下步工作中,合作社将以贵州苗药为主攻方向,与中医(药)科研院所、医疗机构和中药生产企业深度合作,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、中医药保健品、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,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,建成“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研发销售中心”。